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在5月27日杭州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一番演讲,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他的话语,不仅是对京东过往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商业世界的展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一位创业者的智慧与情怀。
刘强东开场便幽默地调侃自己不算年轻企业家,毕竟定义是85后。可他紧接着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只要心依然年轻,只要相信自己的梦想,只要每天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就永远是个青年企业家。”这番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创业20多年的回忆之门。
1998年,怀揣着1.2万元的刘强东一头扎进中关村,租下一个小小的柜台,开启了创业之旅。那时候的他,或许未曾想到,未来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惊涛骇浪。2003年,非典的阴霾笼罩大地,京东的12个实体柜台被迫全部关闭,公司岌岌可危,仅能支撑42天。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转战电商。这一决策,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让京东踏上了数字化的征程。到2014年上市时,京东收入突破1000亿,上市后的11年,更是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10倍增长。这样的商业奇迹,让全球500强企业都惊叹不已,也让刘强东深刻认识到,是时代赋予了京东成长的土壤。
展开剩余55%“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我们笃定相信。”刘强东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着对国家和时代的信心。他坚信,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光明,经济会越来越好,梦想也会越来越近。这份信念,贯穿了京东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他鼓励青年企业家们的力量源泉。
除了信念,团结协作与社会责任在刘强东心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2008年汶川地震,公司规模尚小的京东,刘强东捐出了全部12万积蓄,仍觉得不够,还亲自赶赴灾区支援14天。从那时起,京东立下规矩:只要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库房经理有权且必须将物资投入救灾。早在2003年,京东还领养了山西静乐县的38个孤儿,多年来一直践行着社会责任。刘强东深知,越是困难时刻,企业家越要团结一心,用行动回馈社会。
自主创新,是刘强东提到的第三个关键词。他直言,核心技术绝不能靠乞求,必须自强自立。京东从创业第一天起,就把“永不卖假货”的承诺刻在心底,做京东物流时,更是想着如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经过十几年的创新,京东物流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为国家创造了巨大价值。刘强东希望创业者们从一开始就思考:商业模式和技术,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演讲的最后,刘强东提出了京东未来20年的“35711”梦想:培育3家收入超万亿、净利润超700亿的公司;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7家从零起步、市值不低于1000亿的上市公司;为国家缴纳1000亿税收;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他坦言,目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从梦想实现的角度看,自己依旧是个青年企业家。
有趣的是,刘强东还在演讲中为杭州“正名”。来杭州前听说这里是“美食荒漠”,他一落地就点了3份京东外卖,和同事品尝后,直呼每道菜都鲜美无比,还称赞杭州是世界美食之都,是自己见过最美的城市。这一番话,不仅展现了刘强东的幽默,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喜爱。
刘强东的这次演讲,就像一本生动的商业教科书,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梦想的力量无穷无尽,只要心怀信念,勇于创新国内在线配资,承担责任,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发布于:四川省富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