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穿越经济周期以及与美国博弈的过程中太原股票配资网,禁止加班和落实法定双休将成为我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一系列信号表明,我们距离启用这一武器的时间越来越近。
中美两个大国近期都在对国内经济路线进行修正。先看美国,其推出的 “大而美法案” 核心可概括为 “一减一增”。减的是企业税赋、工薪家庭税率和行政开支;增的是军费开支和移民管理开支。
但这一减一增会让美国政府未来收入大幅减少,所以法案将举债上限从36万亿美元扩充到约40万亿美元。
该法案被不少人称为 “劫贫济富”。因为政府削减的是穷人福利,比如提高接受政府医疗补助和领取食品券的门槛,变相减少了对穷人的补助;而富人却能通过减税条款增加收入。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这会使最贫困家庭收入减少近4%,最富裕家庭收入增加2%以上。
这样看似不合理的法案能通过,源于美国自身的逻辑。
一是减税让企业和普通中产阶级受益,增加普通人收入;二是能吸引此前通过各种方式未回流美国的资金回归并合法交税;三是促使不愿工作的人就业。
过去美国福利制度让一些人可以 “躺平”,导致制造业回流受阻,而该法案通过削减福利,迫使底层穷人就业,对有工作的中产阶级来说更公平。
美国关注的是该法案能否带来投资、制造业回流、产业发展、推动GDP增长,只要GDP增速快于美债增长,这条路就行得通。
当今世界已是存量社会,美国让不愿工作的人就业,我们的应对则大概率是让没有工作的人有工作。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这是指导接下来经济工作的纲领性会议,目的是拉动疲软的经济,关键在于如何拉动。
会议提出要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有人将此解读为供给侧改革2.0。
10年前的供给侧改革在除房地产外的领域较为成功,当时房地产涨价去库存带来财富幻觉,人们敢消费,外贸环境也较好,且改革主体多为国企央企,能令行禁止。
但当下情况不同,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虽存在内卷和价格战,却难界定为落后产能,且难以评判该淘汰哪些产能。
同时,当前房地产低迷、消费紧缩、外贸严峻,降低产能易导致就业问题,进而影响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结合诸多信号能看出应对方向。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指引,以及去年9月明确要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给出具体措施等。将这些与供给侧改革结合,答案逐渐清晰。
既减少企业内卷,又不影响就业甚至扩大就业,同时提振消费的方案就是落实劳动法,即禁止加班、落实双休。
过去,企业为压缩人力成本,让少数人加班干多人的活,导致加班者无暇消费,失业者没钱消费。企业在人力成本上恶性竞争,形成 “用人成本压低 — 失业增多 — 消费力下降 — 企业利润变薄” 的恶性循环。
若强力保障劳动者权益,禁止加班、落实法定双休,能解决就业问题,三人的活由三人干。有工作就有收入预期,进而促进消费。
有人担心成本问题,其实若所有企业遵循同一红线,成本上升幅度类似,不存在谁更吃亏;且若企业因人力成本增加而竞争失败,说明其优势源于压榨员工,这样能让市场自动淘汰靠控制人力成本获利的企业。
也有人担心外贸出口的人口红利消失和制造业外流导致低学历者失业。但我们在科技上不断进步,不应一直依赖人力红利赚制造业小头利润,且在国际竞争中这种模式易被定义为倾销。
而制造业外流也未必导致失业率飙升,像日本产业外迁后,失业群体被新的岗位和就业形态吸纳。
当下,从就业端入手,落实禁止加班和法定双休,虽执法有难度、推进有阻力、会有阵痛,但这是破除企业内卷、打破围追堵截、践行初心的契机。
我们的初心是共产主义,创造人类幸福全靠自己,落实劳动者权益,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禁止加班和法定双休不仅能应对当前经济困境,更是我们在与美博弈中占据主动的关键举措太原股票配资网,随着各项信号的释放,其落地实施已渐行渐近。
富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